查看原文
其他

还有多久能重回新高

也谈钱 也谈钱 2022-08-24
有的小伙伴在问「亏了这么多,应该怎么办?」,有的小伙伴在问「现在跌了这么多,是不是到 all in 的时候了?」。

我自己的实证账户收益最高时曾到过 140 万,现如今已经缩水到了 60 万。人总有一种期待——当我看过高处的风景以后,总会怀念上面的景色,我也不免好奇,我的账户收益数字何时能够重回新高?

这些问题也许在今天的文章中都能找到答案。

先和大家说个最简单粗暴的数据,我找了偏股混合基金的平均收益数据:

  • 重回 2007 年的高点是在 2014 年,用了 7 年

  • 重回 2015 年的高点是在 2020 年,用了 5 年

不知道大伙看到这个数字有啥感想,我的感觉,比以为的要长。

而且不仅如此,如果市场再来一波 2015~2020 这几年的走势,即使我们是在 2015 年股灾结束后的最低点买入,看起来非常完美的时机了对吧?那等到真正开始赚钱也要大约 3~4 年的时间,中间市场会有相当长的横盘时间 👇

昨天的文章下面不少小伙伴留言提到自己在补仓中,我自己也在持续定投。

所以我就有些好奇,我们的补仓和定投会持续降低成本,那它们会不会帮助我们更早获得正收益呢?

结果我发现有些遗憾,这样的情况下,虽然他们确实能够提前账户回正的时间,但幅度却比预期小,前后只能提前个小半年(在 2015~2020 年的情况下,后面还会提到另一种情况)

补仓的意义更多在于当上涨到来时,获得更大的收益,但却不一定能够把收益提前,这是我们要注意的。

所以不论市场多便宜都要记得,只用闲钱投资,不管是买入还是补仓都是如此。确保自己等得起这么长的时间,不会倒在黎明前。

我先说的是比较糟糕的情况,咱们平常心,放低预期。

……

可能很多本来跃跃欲试的小伙伴一看这个数字顿时心里拔凉,一个想法随之而来——既然行情有可能好几年后才来,那是不是先别投资了,等以后再说。

所以我们现在换个时间,来看看 2007~2015 年的情况 👇

结果反过来了:

  • 如果我们在下跌后低点买入,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近乎翻倍的收益,明显提前账户回正的时间;

  • 如果我们打算等一等,等到的反而是随后 3~4 年再没什么明显的涨幅。

而且像这样市场短时间大幅上涨的例子还不少,比如最近的 2020 年 7 月,我亲身经历更深有体会。市场涨起来就是几天的事儿,7 月 7 日大家还在讨论是不是牛市,10 天之后这波上涨已经结束了…… 👇

等来的未必是“机会”,也可能是“错过”。

有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,决定性的因素就是闪电啥时候批下来。投资是个概率问题,到底市场会像 2015 年以后那样先趴窝几年再上涨,还是像 2007 年那样快速反弹然后再趴窝几年,亦或者来一轮长牛,我们并不能知晓。

……

回看完过往数据的两个想法,供大伙参考:

1、不是闲钱的钱,比如生活备用金、买房钱、结婚钱这种,不管市场多便宜都不要一时冲动拿去长期投资,这是原则。

当下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些原则太过死板,不够变通,但事后却会倍感庆幸。

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。我在 2021 年初为了准备 2 年以后的买房首付时变现了不少投资,因为他们不再是闲钱了。在当时那个市场环境下我是觉得些许遗憾,觉得会错过不少收益,但现在回头看看,遗憾反而变成了庆幸。

原则之所以是原则,就是因为 ta 不应该因为我们的主观判断而改变。

2、但如果确认是闲钱,我会该买就买,不等。我们换个角度再看看这张图 👇

实际上我们不管是早买还是晚买,成本相差不会太多,都是在这轮上涨的山脚下。早买在当时短期看起来虽然是不明智的,但长期来看却帮我们积累了更多低位的筹码。

“熊市看收益率,牛市要看本金”,决定收益量级的不是收益率的那点区别,而是我们低位投入本金的数量。带给我们收益的也不仅仅是牛市,更是我们在熊市中的持续播种。

在最坏的情况下要能活下来,和遇到最好的情况能不后悔,同等重要。

风险提示: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,只是我个人投资中的观察和思考。大伙参考为主,投资最终还是要独立决策,毕竟我也可能是错的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